3月14日阿特拉斯·科普柯(Atlas Copco)宣布以6.7亿欧元(合约47亿人民币)从日本日机装(Nikkiso)手中收购著名德国计量泵品牌里瓦(LEWA)以及荷兰压缩机与工艺泵经销商Geveke两家公司。
阿特拉斯·科普柯作为压缩机市场的知名品牌在此前的发展过程中水泵市场基本并未涉足。然而近两年在国际泵业市场收购并购可谓动作频频收购了多家泵品牌这有点让泵友圈充满想象。
对于本次收购的对象资料显示德国里瓦成立于 1952 年主要生产隔膜计量泵、流程泵和完整的计量系统。公司拥有约 1200 名员工2021 年的收入为 2.33 亿欧元(16.3亿人民币)。Geveke成立于 1874 年总部位于荷兰阿姆斯特丹拥有 173 名员工经销压缩机并设计先进和复杂的流程泵装置2021 年的收入约为 6100 万欧元(约4.2亿人民币)。
根据官方消息预计此次收购将于 2022 年第二季度完成收购业务的主要部分将并入阿特拉斯·科普柯动力技术业务领域内的动力和流体部门小部分将加入阿特拉斯·科普柯压缩机技术业务领域内的服务部门。
事实上上述收购已是阿特拉斯·科普柯今年以来的第二笔早在2月份便宣布收购德国螺杆泵制造商Pumpenfabrik Wangen GmbH。该公司总部位于德国拥有 265 名员工2020 年收入约为4640万欧元产品主要应用于沼气和废水领域以及食品饮料和化妆品行业。
除了在今年宣布上述收购之外泵友圈也注意到早在去年8月份便宣布了一笔泵方面的收购即CPC Pumps International公司。该公司总部位于加拿大是一家专门从事设计、制造和服务定制化的关键任务离心泵业务收购后将成为阿特拉斯·科普柯气体与工艺事业部的一部分。
对于上述一系列收购不难看出阿特拉斯·科普柯正在进入泵业市场。而进入一个新领域要么自己新开发要么收购并购。显然选择了后者快速完成品牌、技术和渠道的建设。
这里泵友圈认为阿特拉斯·科普柯的收购道路并不会就此止步泵本市场布局才刚开始正如阿特拉斯·科普柯动力技术业务领域总裁 Andrew Walker在本次收购中所谈到的:“里瓦在支持客户和开发领先的工业流体技术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并以高效、精确和安全而著称。通过这次收购我们正在容积泵市场建立影响力和技术产品。”
对于泵业市场阿特拉斯·科普柯来了而且正在进入容积泵市场。对于容积泵市场(典型产品如计量泵隔膜泵螺杆泵齿轮泵蠕动泵等)长期关注泵友圈的粉丝们并不陌生因为泵友圈此前多次报道的另外一家知名压缩机品牌英格索兰先后完成多笔收购。
先是在2019年以14.5亿美元(约92亿人民币)重磅收购了计量泵品牌的王者米顿罗随后在2020年完成了对法国Albin蠕动泵收购接着在2021年又完成两笔重要收购——西派克和泰悉尔加上英格索兰自己品牌ARO由此英格索兰在容积泵市场可谓是群星璀璨。
相比单一产品通过整合不同的品牌和产品线更能够发挥整体优势为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让客户可以在不同工艺段选择相应产品。并且在后期维护上更加方便便捷。
正如英格索兰集团精密科学技术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印松女士对泵友圈说到“英格索兰对于每个流体设备品牌的收购事实上是一种整体解决方案的布局。从公司的角度出发收购不仅仅是业务的叠加或者利润的增加而是这个品牌能够带来的更多创新。”
当然在容积泵市场不得不说的另外一家通过收购并购方式聚众多容积泵品牌于一身的都福集团旗下百士吉公司。历时多次收购同样也是旗下集聚多个容积泵知名品牌例如威尔顿、百马及ALL-FLO等。
根据先前泵友圈的采访信息百士吉大中华区产品管理&市场总监李宁女士表示“公司会继续收购和并购步伐百士吉希望更好的去整合产品线和系统给我们的客户带来更加完善的专业解决方案。”
从目前来看上述三家皆是容积泵市场活跃玩家他们凭借实力雄厚的资本和丰富的整合经验势必进一步的扩张扩大自身优势寻求更大发展。一方面对于单一容积泵品牌产品的公司形成挑战是否会被剥离或被收购?另一方面市场客户竞争加大客户在选择容积泵解决方案时可进一步优化。
接下来容积泵市场是否会加速并购整合形成寡头竞争泵友圈认为有以下三点因素:
一是整体经济环境。尤其在疫情期间并不是每家企业都能经营很好尤其是在要缩减成本开源节流或者品牌所有者希望变现的情况下企业可能会剥离非主业或者赢利能力不强的业务那么这个时候市场就会出现并购机会。
二是新势力的格局。随着上述三家为代表的新势力进入传统的容积泵市场正在悄然而变因为在资本面前随时都可能发生收购事件。而且当新势力手上不断拿到好牌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势必加速市场优胜劣汰进而单一品牌向整合品牌汇集。
三是美国上市企业。其实当我们去研究一下美国上市的泵行业企业不难发现收购并购就是天生自带基因。比如我们熟悉的品牌:福斯(Flowserve)、赛莱默(Xylem)、艺达思(IDEX)以及英格索兰(Ingersoll Rand)、百士吉(PSG)无一例外每家企业旗下都有很多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都是收购但上述三家在中国的运营方式不太一样。
英格索兰印松女士表示“英格索兰在中国的业务战略秉承“贴近于中国服务于中国”的理念采用“应用方案中心”的业务模式并加强本土化设计、制造和服务致力于在中国研发并制造出符合中国国情的产品。”
而百士吉李宁女士则表示“我们非常看重中国的供应链资源和市场发展前景在当下阶段为了更好的融合资源和机会我们没有选择单一的国产化而是更多的走技术革新之路或者产品整合之路在国产化的同时做最适合本土市场的产品提供最符合本土用户期望的服务。”